天下难事必作于易——《道德经》
不知道你是否看过人工智能圈子有名气的那篇文章《注意力是你需要的一切》。
我没看过这篇文章,但我在抖音上刷到过这篇文章的介绍,所以我天天说抖音上能学到真东西。
我听完这篇文章的介绍,丝毫不懂标题为何说是“注意力”,我觉得这篇文章和注意力没有一毛钱关系,作者取这个名字纯粹为了吸引注意力。
这篇文章说啥的呢?
简单来说,它介绍了一种翻译的方法,就是通过词语之间的“关联度”,来预测下一个词是什么。
这个能力,我们都有,像上学的时候,有的老师非常喜欢这种启发式教育的说话语气:“定语从句要用引导词that或者……”
我们就懂事地接“which”。
随后老师继续说,“定语从语分成限定性定语从句和……”
我们继续懂事地接“非限定性定语从句”。
你看这个简单的接着说的游戏,就是这篇论文的内容。
简单吧?
非常简单。
这就是我们平时说话的真实的样子,我们说话的时候,说完一个词,下面要接什么词,它就是有“规律”的。
目前的大语言模型就是把这个“规律”给找出来了,大家看的一堆神经网络、卷积码、深度学习,都是在说这个事情。
就是你说了“张三、李四”,我知道你张嘴下面是“王五”两个字。
我的这个预测能力,也是大模型的预测能力,也就是语言能力。
如果你认为语言即推理,恭喜你,那你就是目前的LLM流派,我以前说过,人工智能不只是LLM流派,派系甚多。
只不过目前的GPT主要是从《注意力》这篇论文开始的,也就是LLM流派,主要是根据前面说的话,预测后面说的话。
你说“床前明月光”,我知道你下一句是要背“疑是地上霜”了。
倒回去看,你可能注意到了,这篇《注意力》论文是讲翻译的。
现在你理解为何GPT翻译如此出色了吧,因为这个算法最早就是用来做翻译的。
所以人工智能落地的一个方向是翻译。
比方说做一个同声传译的app,只要进来的语言是非汉语的,你就把它翻译成汉语。这样一个app,就非常适合我的需求了。
另一个已经落地的赛道是编程。
我昨天看一个数据,Claude已经年营收30亿美金了。
2023年我和朋友在爬山,聊到FTX,我说FTX投资Claude这个人工智能公司30亿美金,这个公司在目前排前三,仅这一个投资,足以还清FTX所有的债务了。
现在来到2025年,Claude就是编程方面最强的人工智能。
因为编程的人太多了,所以它的收入非常高。
人工智能编程,就是和翻译一样,是人工智能目前做得最好的工作。
前几天我提到一个词,vibe coding,就是用Claude之类的人工智能来写代码。
其实你看,计算机语言,或者英语,或者汉语,它们多像啊,都是有语法,有搭配,有关联,不然怎么叫“计算机语言”呢。
其实,所谓的计算机语言比平时我们说的自然语言,难度低多了。
我说一个成语填空,“一XXX”,你可以接很多选项,但我写一个编程代码,你能接的选项非常少啊,编程的语法是非常固定的,所以是非常好学习的。
我们觉得编程不好学,原因只是因为我们平时都不说这个语言,让你去学一门外语,你也觉得难学。
我觉得英语就波谲云诡,当然人家英国人天天说,觉得这不是张嘴就来。
往编程这个赛道做的,都很好做,都有需求,当然进去做的也很多,属于需求大供给也大的赛道吧。
翻译和编程都是和LLM有关系的,至于大家熟悉的特斯拉智能驾驶,这是另一种人工智能,和LLM没关系的。
当一个新技术出现的时候,它普及的行业是有顺序的,这个顺序就是从易到难,从“内生”到“外溢”,从轻资产到重资产,从厚利润到薄利润。
电的普及,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币圈的普及,都是这个顺序。
所以2019年我写过一篇文章,谈币圈到底是怎么普及的,没有什么“一夜之间”的特殊时刻,就是过去是怎么普及的,未来还是怎么普及的,早期肯定以“币圈内生应用”为主,比如交易所炒币,后期才外溢到传统行业里,比如游戏,比如股票上链,比如版权,比如支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