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4年的成绩单时,有个数字特别抢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里的占比差不多有10%。这个数字,可是比‘十四五’规划纲要里定的目标提前实现了。

很多代表委员和行业里的人都说,这个‘10%左右’的成绩,不仅说明咱们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很给力,还显示了数字技术已经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从开头到结尾都在发挥作用。这样的发展,可是给咱们的经济扩展了新空间,增加了新潜力。

 

 

01.

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提升

 

 

 

 

2024年,咱们国家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涨了10.9%;那些规模大的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也涨了11.8%;而且,咱们国家的数据总量和计算能力在全球也是第二大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里,数字经济的成绩单挺亮眼的。

按照‘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增加值要占到GDP的10%。现在这个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了。全国政协委员、社科院的经济研究员黄群慧说,这几年数字经济发展得特别快,影响范围广,深度也够,这个‘10%左右’的数据,反映了咱们国家在创新驱动发展上的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加快。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刘向东副部长也说了,咱们提前完成了数字经济发展的目标,数字经济一直稳定增长,给国家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新鲜血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越来越牢。

数字经济不仅规模在变大,竞争优势也在不断建立。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里提到的,像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的新成果,还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以及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实施,都挺吸引人的。

广东拓斯达科技的董事长吴丰礼,也是全国人大代表,他举了汽车生产的例子,说‘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从最早的焊接,到现在喷涂、组装、检测都能干,应用的范围是越来越广。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院长余晓晖,也是全国政协委员,他说随着数字技术创新的不断涌现,现在数字技术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贡献已经达到22.5%,占了超过一半,这成了新质生产力快速形成的最重要标志。

 

 

02.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在两会期间和之外,“人工智能”这个词儿被频繁提起,成了热门话题。比如DeepSeek这个低成本的、高性能的开源项目在全球火了一把,骨科机器人手术能精确到毫米级别,还有人形机器人今年要和人类一起跑半程马拉松呢。

今年,‘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第二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而且安排得更具体了——要继续推进这个行动,把数字技术和我们的制造、市场优势结合起来,推广大模型的应用。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了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余晓晖说,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制造装备、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工业软件等领域的产品和产业格局,电脑、手机、家电、无人系统、物联网等设备也在加速向人工智能转型。我们要发挥中国在人工智能创新上的优势,特别是让各行业的领军企业和人工智能企业互相补充、合作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的董事长刘庆峰提议,利用中国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广大模型在产业中的应用,加快新一代智能终端的商业化,让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学习机等设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发展人工智能还得继续攻克关键技术,优化全国的计算能力布局。

黄群慧提到,随着计算能力需求的增加和数据流动的加快,对高质量计算力网络的需求也会更加明显。持续增强计算能力供给是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的关键。

360集团的创始人周鸿祎,也是全国政协委员,他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表示要支持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并在计算能力和数据方面做了全面部署,这意味着国家将全面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把大模型的能力转换成发展的动力,这里面蕴含着巨大的创新和创业机会。

 

 

03.

 促进“实”“数”深度融合

 

 

 

 

在东方电气集团的东方汽轮机公司,有个叶片加工的数字化车间,里面的机械臂忙个不停,能把叶片加工得特别精准,误差只有0.03毫米。

东方电气在‘十四五’期间砸了数十亿,建成了国内首个无人叶片加工车间和其他20个数字化车间。曹天兰,全国人大代表,也是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数智部的副主任工程师,她说数字技术让装备制造更上一层楼,产品质量越来越好,成本也越来越低。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现在全国已经建成了3万多个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多个先进级智能工厂,还有230多个卓越级智能工厂。

为了2025年的目标,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里提到了扩大5G的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还要建5G工厂,培养更多智能工厂……这些都是为了激发数字经济的创新活力,让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更好地融合。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徐晓兰在政协会议上说,工业互联网已经应用到国民经济的49个领域,覆盖了所有工业大类,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53万亿。DeepSeek这个技术已经在智能检索、文本生成等方面用上了,还打算在医药、文化、旅游等领域大显身手,未来还要大规模用在工业上。

要让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得更好地利用数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数据资源,还要规范数据的跨境流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的总经理杨剑宇觉得,现在数据开发、数据基础设施和标准化还有不足。他建议改革市场体制机制,扩大公共数据共享,完善数据使用的法律法规,建一个全国统一的数据大市场,打造一个良好的‘用数治数’生态环境。

来源:新创与数字产业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