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图谱的研究是指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将产业内的企业、产品、技术、资金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可视化展示的图谱。它不仅包括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还涵盖了技术路线、产品应用、区域布局等多个维度。

        总结产业图谱的研究与分析有以下主要内容1. 产业链分析:梳理产业的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生产制造、下游销售与服务等环节,明确各环节的主要企业、产品和服务。2. 技术路线分析:总结产业技术发展历程,预测未来主流技术方向,明确产业链重点创新方向。3. 产品应用分析:研究产品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4. 区域布局分析:考察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分析区域产业优势和劣势。

从认识产业链到识别产业图谱分析,我认为要有一个前导性的研究框架,来支撑定位和未来运营。

我个人称之为SMMC框架,所谓SMMC研究框架,就是就产业图谱开展的态势感知(SENSE)、全景图谱(MAP)、产业链形成机制(MECHANISM)、链主企业落地条件(CONDITION)。

态势感知(SENSE)态势感知是一种基于环境的、动态、整体地洞悉产业发展趋势的能力,是以数据调研和产业发展经验曲线为基础,从全局视角提升对产业集群发现识别、理解分析一种方式,最终是为了决策与行动,把握产业落地的时机。态势感知要把握行业发展走势和技术前沿的趋势,把握产业链发展的痛点、堵点。

全景图谱(MAP)对在地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分析,形成主导产业的发展进化图谱。全景图谱不是刻画行业图谱,而是要根据行业图谱把在地产业图谱绘制出来,针对行业图谱和对标城市发展图谱,研究区域产业链的长板与短板,描绘出在地产业链的外部供应链体系,以连接促引入。    

产业链形成机制 (MECHANISM),研究在地产业链形成的内在逻辑和机制,这是所谓继承性研究,判定形成的驱动力,有助于找到关键牵引机制。当然,时空转移,当下适不适用,也需要再做判断。其次,研究当下的产业链形成机制,做好关键案例研究,对标对表,促进在地配套机制建设。

链主企业落地条件(CONDITION),要充分认识到产业链集聚到集群化的平台牵引和链主牵引的力量,要积极部署链群组织,就要确认核心企业或者链主企业落地条件,利好的政策、资本、产业生态等条件有利于主导产业加速落地,产业化进一步带动经济发展。

综述,对于我们微观业务来看,产业图谱研究有助于帮助地方产业精准定位,综合考虑产业吸引力、发展趋势等因素,为地方政府制定产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有助于对区域产业格局与竞争力分析,分析不同地区产业发展的差异化特征,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帮助地方产业转型进行潜力识别,识别地方潜在优势产业,指引产业发展方向。同时,还可以给地方产业发展运行体检,构建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地方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科学化“体检”。

来源:园区发展进化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